毕业设计论文要求
<p>1.目的</p><p>(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p><p>(2)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核.</p><p>2.要求</p><p>(1)要求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要求技术含量较高.</p><p>(2)设计或论文应该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时限内完成.</p><p>(3)书面材料:框架及字数应符合规定</p><p>3.成绩评定</p><p>(1)一般采用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级计分的方法.</p><p>(2)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成绩给予评定.</p><p>4.评分标准</p><p>优秀: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 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较高技术含量.</p><p>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严谨,结论合理,独立工作能力较强,科学作风严谨;毕业设计(论文)有一些独到之处,水平较高.</p><p>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充分,符合技术用语要求,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图纸完备,整洁,正确.</p><p>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正确,回答问题基本概念清楚,对主要问题回答正确,深入.</p><p>(2)良好: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 有一定的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结论合理;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为,科学作风好;设计〈论文〉有一定的水平.</p><p>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正确,符合技术用语要求,书写工整.设计图纸完备,整洁,正确.</p><p>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基本正确,能正确地回答主要问题.</p><p>(3)及格:在指导教师的具体帮助下,能按期完成任务,独立工作能力较差且有一些小的疏忽和遗漏;能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但技术含量不高.在运用理论和专业知识中,没有大的原则性错误;论点,论据基本成立,计算,分析,实验基本正确.毕业设计(论文)基本符合要求.</p><p>文字材料通顺,但叙述不够恰当和清晰;词句,符号方面的问题较少i图纸质量不高,工作不够认真,个别错误明显.</p><p>答辩时,主要问题能答出,或经启发后能答出,回答问题较肤浅.</p><p>(5)不及格:任务书规定的项目未按期完成;或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未掌握.没有本人结合实际的具体设计内容或独立见解的论证,只是一些文件,资料内容的摘抄.毕业设计(论文)未达到最低要求.</p><p>文字材料不通顺,书写潦草,质量很差.图纸不全,或有原则性错误.</p><p>答辩时,对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阐述不清,基本概念糊涂,对主要问题回答有错误,或回答不出.</p><p>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要求</p><p>----论文内容符合任务书要求</p><p>1.对管理类论文要求:</p><p>·对毕业论文的要求是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本人独立论证的内容.</p><p>·要求论点明确,立论正确,论证准确,结论确切</p><p>·论证内容要求有调查研究,有统计数据,对统计数据要有分析,归纳,总结,</p><p>·根据总结得出结论.</p><p>·最后有例证说明</p><p>管理类论文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要领</p><p>增强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力量,达到概念明确,论证充分,条理分明,思路畅通,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关键.提高毕业论文行文的逻辑性,需把握以下几点:</p><p>(1)要思路畅通</p><p>写毕业论文时,思维必须具有清晰性,连贯性,周密性,条理性和规律性,才能构建起严谨,和谐的逻辑结构.</p><p>(2)要层次清晰,有条有理写毕业论文,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一层一层如何衔接,这一点和论文行文的逻辑性很有关系.</p><p>(3)要论证充分,以理服人,写毕业论文,最常用的方法是归纳论证,即用对事实的科学分析和叙述来证明观点,或用基本的史实,科学的调查,精确的数字来证明观点.</p><p>(4)毕业论文行文要注意思维和论述首尾一贯,明白确切.</p><p>(5)文字书写规范,语言准确,简洁.</p><p>2.对工程设计性论文要求:</p><p>·有设计地域的自然状况说明和介绍</p><p>·有原有通信网概况介绍及运行参数的说明</p><p>·有设计需求,业务预测</p><p>·有具体的设计方案</p><p>·有相应性能及参数设计和计算</p><p>·有完整的设计图纸</p><p>例如: A市本地SDH传输网设计方案</p><p>一,A市概况简介</p><p>二, 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现状(或PDH传输网络现状)</p><p>1, A市本地网网络结构,交换局数量及位置,传输设备类型及容量</p><p>2, 存在的问题及扩大SDH网的必要性(或建设SDH网的必要性)----需求及业务预测</p><p>三, 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结构设计方案</p><p>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p><p>2,设备简介</p><p>3, 局间中继电路的计算与分配</p><p>4, 局间中继距离的计算</p><p>四, SDH网络保护方式</p><p>1, SDH网络保护的基本原理</p><p>2, A市电信局SDH网网络保护方式的选择及具体设计</p><p>五, SDH网同步</p><p>1, 同步网概念与结构</p><p>2, 定时信号的传送方式</p><p>3, A市电信局SDH网络同步方式具体设计</p><p>六, 方案论证,评估</p><p>3.计算机类型题目论文要求:</p><p>管理信息系统</p><p>·需求分析(含设计目标)</p><p>·总体方案设计(总体功能框图,软件平台的选择,运行模式等)</p><p>·数据库设计(需求分析,概念库设计,逻辑库设计,物理库设计,E-R图,数据流图,数据字典,数据库表结构及关系),</p><p>·模块软件设计(各模块的设计流程),</p><p>·系统运行与调试.</p><p>·附主要程序清单(与学生设计相关的部分,目的是检测是否是学生自己作的).</p><p>校园网,企业网等局域网设计</p><p>·功能需求</p><p>·对通信量的分析</p><p>·网络系统拓扑设计</p><p>·设备选型,配置</p><p>·软件配置</p><p>·子网及VLAN的划分</p><p>·IP地址规划</p><p>·接入Internet</p><p>·网络安全</p><p>例如:××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p><p>1,开发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想</p><p>(1)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简介</p><p>(2)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需求</p><p>2,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p><p>(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p><p>(2)数据库设计</p><p>—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p><p>—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p><p>(3)系统开发环境简介</p><p>3,人事劳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实现</p><p>(1)数据库结构的实现</p><p>(2)应用程序对象的创建</p><p>(3)应用程序的主窗口</p><p>(4)菜单结构</p><p>(5)数据窗口对象的创建</p><p>(6)登录程序设计</p><p>(7)输入程序设计</p><p>(8)查询程序设计</p><p>(9)报表程序设计</p><p>4,总结</p><p>设计报告格式与书写要求</p><p>·设计报告应按统一格式装订成册,其顺序为:封面,任务书,指导教师评语,内容摘要(200~400字),目录,报告正文,图纸,测试数据及计算机程序清单.</p><p>·报告构思,书写要求是:逻辑性强,条理清楚;语言通顺简练,文字打印清楚;插图清晰准确;文字字数要求1万字以上例如:(1) A市本地SDH传输网设计方案</p><p>一,A市概况简介</p><p>二, 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现状(或PDH传输网络现状)</p><p>1, A市本地网网络结构,交换局数量及位置,传输设备类型及容量</p><p>2, 存在的问题及扩大SDH网的必要性(或建设SDH网的必要性)----需求及业务预测</p><p>三, A市电信局SDH传输网络结构设计方案</p><p>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p><p>2,设备简介</p><p>3, 局间中继电路的计算与分配</p><p>4, 局间中继距离的计算</p><p>四, SDH网络保护方式</p><p>1, SDH网络保护的基本原理</p><p>2, A市电信局SDH网网络保护方式的选择及具体设计</p><p>五, SDH网同步</p><p>1, 同步网概念与结构</p><p>2, 定时信号的传送方式</p><p>3, A市电信局SDH网络同步方式具体设计</p><p>六, 方案论证,评估</p><p>(2 ) A 地区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设计方案</p><p>一,A 地区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现状</p><p>1,A地区概况;人口,地形,发展情况</p><p>2,系统现状;现有基站,话务状况</p><p>3,现行网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p><p>①接通率数据采集与分析</p><p>②掉话率数据采集与分析</p><p>③拥塞率数据采集与分析</p><p>4,话务预测分析计算</p><p>二,A 地区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设计方案</p><p>1,优化网络拓扑图设计</p><p>2,硬件配置及参数的优化</p><p>3,基站勘测设计及安装</p><p>4,交换局容量及基站数量</p><p>5,传输线路的设计</p><p>三,网络性能及分析对比</p><p>1,优化前网络运行情况</p><p>2,数据采集与分析</p><p>3,拨打测试</p><p>四,网络优化方案评价</p><p>(3 ) A 市无线市话系统无线侧网络规划设计</p><p>一,无线市话网络概述</p><p>1,A 市通信网络发展情况</p><p>2,IPAS网络特点</p><p>二,A 市本地电活网络现状</p><p>1,现有传输网络结构</p><p>2,传统无线网络规划</p><p>三,无线网络规划设计方案</p><p>1,A 市自然概况介绍</p><p>2,总体话务预测计算</p><p>3,IPAS网络结构设计及说明</p><p>4,覆盖区域划分,基站数量预测计算</p><p>(l〉每个覆盖区话务预测计算</p><p>(2)基站容量频道设计</p><p>5,基站选址,计算覆盖区域内信号覆盖情况</p><p>6,寻呼区的划分</p><p>(1〉各个网关寻呼区的划分</p><p>(2〉各个基站控制器寻呼区的划分</p><p>7,网关及CSC的规划</p><p>(1)网关到CSC侧 2M 链路设计</p><p>(2)CSC到CS线路设计</p><p>四,基站同步规划</p><p>(4 )A 市 GSM无线网络优化</p><p>一,GSM网络概述</p><p>二,A市GSM网络情况介绍</p><p>2.1 网络结构</p><p>2.2 网元配置</p><p>2.3 现网突出问题表现</p><p>三,GSM网络优化工作分类及流程</p><p>3. 1 GSM网络优化工作分类</p><p>3.2 交换网络优化流程</p><p>3.3 无线网络优化流程</p><p>3.3.1 无线网络优化流程</p><p>3.3.2 无线网络优化流程的实际应用</p><p>四,网络优化的相关技术指标</p><p>4.1接通率</p><p>4.2掉话率</p><p>4.3话务量</p><p>4.4长途来话接通率</p><p>4.5拥塞率</p><p>4.6 其它</p><p>五,无线网络优化设计及调整</p><p>5.1 网络运行质量数据收集</p><p>5.2 网络质量优化及参数调整</p><p>5.3 网络优化建设</p><p>六,优化后总结及建议</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