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参考文献
<p><p> 参考文献一: </p> <p> 刘禾着,宋伟杰等译.跨语际实践.三联书店,2002 </p> <p> 胡安江.文本旅行与翻译研究.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05) </p> <p> 郭延礼着.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p> <p> 孟昭毅,李载道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p> <p> 张南峰着.中西译学批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p> <p> 谢天振着.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p> <p> (美)爱德华·W.赛义德(EdwardW.Said)着,谢少波,韩刚等译.赛义德自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p> <p> 冯庆华,主编.文体翻译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p> <p> 陈福康着.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p> <p> 刘宓庆着.当代翻译理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p> <p> 冯庆华编着.实用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p> <p> 唐玉娟,谭少青.译者措辞中的意识形态因素--《简·爱》两个中译本的比较.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1) </p> <p> 符白羽.从旅行理论看文学作品在翻译中的旅行.长沙大学学报.2006(04) </p> <p> 赵俊姝.文学多元系统理论视角解读胡适翻译思想.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2) </p> <p> 李坤,贾德江.《简爱》两个中译本的历时比较.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p> <p> 苏留华.小说对话的翻译--从符号学角度分析《简·爱》.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 </p> <p> Clifford,James.Routes:TravelandTranslationintheLateTwentiethCentury..1997 </p> <p> AndreLefevere.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ASourceBook..2004 </p> <p> LefevereAndre.Translation,RewritingandtheManipulationofLiteraryFame..2004 </p> <p> 于德英.用另一只眼睛看多元系统论--多元系统论的形式主义分析.中国翻译.2004(05) </p> <p> 参考文献二: </p> <p> 刘美玲.操控理论视角下《世界是平的》两中译本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3 </p> <p> 杨晓琳.从翻译共性的角度探析英译汉中的“翻译文体”.浙江大学2013 </p> <p> 伊塔马·埃文-佐哈尔,张南峰.多元系统论.中国翻译.2002(04) </p> <p> 张书玲.英国博物馆资料翻译实践报告.中南大学2013 </p> <p> 笪鸿安,陈莉.从《简·爱》两汉译本谈直译与意译的运用.河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3) </p> <p> 叶荷.翻译与改写.华侨大学2009 </p> <p> 王晓元.意识形态与文学翻译的互动关系.中国翻译.1999(02) </p> <p> 廖秋忠.篇章与语用和句法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04) </p> <p> 周忠良.重思抵抗式翻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 </p> <p> 张焰明.剩余信息在翻译中的应用--兼评祝庆英和黄源深的《简·爱》译本.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 </p> <p> 葛中俊.翻译文学:目的语文学的次范畴.中国比较文学.1997(03) </p> <p> 蒋骁华.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阐发与新思考.中国翻译.2003(05) </p> <p> 杨自俭.语篇和语境--《衔接与连贯理论的发展及应用》序.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02) </p> <p> 谢世坚.从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看多元系统理论的局限性.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04) </p> <p> 郑雪青.《简·爱》两个译本翻译比较.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1) </p> <p> 潘红.夹缝里的风景--谈黄源深先生《简爱》译本的审美特点.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2) </p> <p> 颜凡博.从文化差异角度谈中式菜名的英译.中北大学2011 </p> <p> 赵伟.鲁迅小说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上海海运学院2000 </p> <p> ZhangHaifeng.APrinciplewiththeEnglishTranslationofChineseClassicalPoetry.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1 </p> <p> 陈王青.虚构专名英译中的行为常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 </p> <p> 杜洪洁.政治与翻译:西方(后)现代主义小说在中国的译介(1979-1988).天津理工大学2008 </p> <p> 参考文献三: </p> <p> 姜晓丽.女权主义对翻译的影响探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 </p> <p> 王君.英语经济类语篇汉译实践报告.辽宁师范大学2014 </p> <p> 赵菁婕.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青岛大学2014 </p> <p> 李夏.女性哥特视角下《简爱》与《呼啸山庄》的对比分析.中国海洋大学2013 </p> <p> 阳英.关联理论视角下《雾都孤儿》荣译本与何译本比较研究.湖南工业大学2014 </p> <p> 沈蔼亲.操纵学派“忠实观”与传统“忠实观”的对比研究.湖南工业大学2014 </p> <p> 郭慧.操纵论视角下理雅各与许渊冲《诗经》英译本的对比研究.湖南工业大学2013 </p> <p> 王番.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的情感隐喻翻译.南京工业大学2013 </p> <p> 姜姗.语境视域下的英语经济新闻文本汉译实践报告.辽宁师范大学2014 </p> <p> 蔡莹莹.风景抒情唐诗英译的象似性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14 </p> <p> 王凯华.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宋词英译意象传递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14 </p> <p> 滕娇月.概念整合理论视阙下唐诗颜色词的英译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14 </p> <p> 王筱.默认值图式视域下的《聊斋志异》英译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14 </p> <p> 支翠霞.新闻翻译的后殖民视角.湖南工业大学2012 </p> <p> 薛颖然.目的论视野下的英汉字幕翻译.湖南工业大学2012 </p> <p> 贺倩.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小说JaneEyre的翻译.新疆师范大学2012 </p> <p> 何婧舒.操纵理论视角下《简·爱》两个中译本的文化再现比较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2 </p> <p> 吴云云.《简爱》的女权话语研究.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p> <p> 纪娜.成长路上的逃离与皈依.湖南师范大学2008 </p> <p> 胡娟娟.《简·爱》在20世纪中国的经典化建构及其女主人公的形象变迁.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