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3 21:08:41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dl> <dt> <p>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br />柯灵说:“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br />有些事有些人,有些东西有些地方,是烙在骨子里,永远也不会忘记的。<br />请以“永远也不会忘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br />要求:①最好写自己亲身经历,可以是一件完整的事,也可以是几个片断;不得改编历史人物、名人明星故事。②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③要有细节描写。</p> </dt> <dd> <p><span class="option">答案</span><i>【习作例文】<br />永远也不会忘记<br />仿佛还是在昨天——一纸报名通知单让全家陷入了焦虑不安之中。<br />面对通知单,母亲呆若木鸡,父亲则一头扎进被窝,逃避眼前的困难——385元的报名费对我们这样一个贫穷的家庭而言并不是一笔小费用。整个屋子里弥漫着一种凝重,阴沉的气息。我清楚地记得母亲的手在不停颤抖,她看上去好悲伤好悲伤,让幼稚的我也想跑上去紧紧地拥抱她,给她我所有的温暖——其实,当时的我并不能体会到母亲内心的惶恐,只是看着母亲愁苦的面容,我的心也变得沉重起来。<br />不知过了多久,满噙泪水的母亲推出了车子,她要和我同去她以前上班的公司,乞求未发的工资。<br />那天,天气特别寒冷。刺骨的风抽打在人的脸上,让人感觉一阵阵疼痛。<br />坐在母亲身后,我们一句话也没有说。我能清楚地听见母亲沉重的呼吸声,还有秋风的呼啸声。<br />到了那儿时已是傍晚时分,冷寂的秋风中不时荡漾起一阵阵欢快的笑声——原来是公司的经理和下属干部在谈笑风生。母亲悄悄地走到一处干墙角,暗暗地擦净脸上的泪痕 ,清了清嗓音,然后露出久违的笑容,牵着我向办公室走去——母亲的手好冰凉——一直凉到我的心里,我不禁直打哆嗦。看着母亲微笑的脸庞,我平生第一次对母亲生出了一种怜悯之情——那笑容里藏着多少辛酸?我说不出,只知道看着它,我的心在颤抖。<br />“您能不能把上个月压下的工资给我?”我听见了母亲恳求的声音。然而,厂长的回答却晴天霹雳震垮了母亲脆弱的城堡。“那怎么行,你不在这儿上班了,那钱就不能给!”“您先支付给我,让我的孩子先报名上学,我再补工!”“不行,这破坏了厂里的规矩。”说着,他朝我看了看,露出一种诡异的笑,似乎在告诉我他的“有心无力”。母亲想继续努力地请求,可那厂长不再花时间应付母亲,而是继续和其他人谈笑。——母亲的笑容僵硬了,她就这么呆呆地站着——就一个人,全世界也好像只有母亲一个人,她那么无助!在万般无奈之下,母亲拖着疲惫的身体带我离开了。<br />在凛冽的秋风中,母亲颤颤巍巍,似乎稍不慎就会被吹倒——我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可刚走出去,母亲突然间蹲下,她已无力前行——她终于支持不住了,泪水似洪水般涌出——她努力地不让自己哭出声。<br />又一阵狂风席卷而来,好冷好冷——全世界似乎都背叛了我可怜的母亲。瑟瑟的秋风中隐隐夹杂着母亲凄苦的抽泣声——我不知所措。在我的印象中,母亲一直很坚强。在生活上,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无论感情上遭受多大的打击,她都能以“女强人”的姿势在社会立足——她从不输给任何人——无论巾帼还是须眉。我几乎没见她哭得这么伤心过!<br />母亲,我可亲可敬的母亲,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i></p> <p><span class="parsing">解析</span><i>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中应重点关注的是“忘记”的修饰语,那就是“永远也不会”,具体怎么理解它,题前的材料中可以去借鉴,就是对有些人,有些事,“不思量,自难忘”“刻骨铭心”“烙在骨子里”的记忆。应该写那些内容呢?题前的材料也给出一些启示性的内容,题前材料中说“有些事有些人,有些东西有些地方,是烙在骨子里,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可见本题可写的内容还是很广泛的,可以写人,也可以写某个地方。材料中还说,“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因此,从具体地来说,一切给自己留下终身难忘印象的东西,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写作内容。所谓记叙文,是指表达方式以叙述、描写为主,写人记事的文章。记叙文,场面描写是它的构成单位。因此,写好记叙文最主要的方面就是描写。<br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i></p> </dd> </d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