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dl> <dt> <p>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br />庄子主张知其不可而不为,隐于山水,隐于僻壤,独善其身,独安其身;孔子却要知其不可而为之,碰壁碰得头破血流或四处流亡无家可归,可还是意气风发不改初衷,只顾向前。你对庄子和孔子的人生态度是如何理解的。<br />请以“知其不可而安之”或“知其不可而为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br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材料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p> </dt> <dd> <p><span class="option">答案</span><i> 知其不可而为之<br />努力者未必都能成功,但成功者没有一个不经过努力。――――题记<br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论语》中说孔子的一句话。这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不但学识渊博,而且他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后辈用一生去领悟。孔子用执著阐释他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定的面对困难。<br />几千年之前的孔子尚且如此,几千年之后这种精神仍矗立在我们当代人心中。200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闵恩泽,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站了起来,燃烧自己,照亮能源产业,点石成金,引领变化,他就是中国科学的催化剂。是什么让他明知会失去生命还要为国奉献?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br />诸如此类的人还有孟祥斌这位舍己为人年轻的军人。记得给他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来交换来体现的。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却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br />用轮椅汇出爱心轨迹的李丽,开创祖国航天事业的钱学森,散尽家产开创学校的李剑英……这不都是孔子这种精神的延续吗?<br />漫步于茫茫戈壁,偶尔看见一株纤细的小草,你是否会感叹生命的昂然生机?傲立于悬崖峭壁上的迎客松是否会让你感受到生命的无惧?是的,生命的力量是强大的。雄鹰只有把孩子从高处抛下,他的孩子在努力之后才能搏击长空;毛毛虫只有经历痛苦的破茧过程才能变成翩翩起舞的蝴蝶;飞蛾只有葬身于火海之中,才点燃了它追求光明与热量的理想。<br />现在,我只想说:“即使生命变成一片荒漠,我也会像骆驼一样默默前行;即使人生把我变成一只河蚌,我也会用毕生的精力、一生的心血把刺入体内的痛生化成一颗晶珠。”熊熊烈火中,凤凰得到重生;滚滚黄沙中,骆驼感受生命;萧瑟寒冬中,腊梅独自开放;悬崖峭壁上,迎客松倔强生存。在不可能的条件下,它们创造了奇迹是因为它们“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昭示生命的不屈与坚韧,创造生命的华丽篇章;显示生命的蓬勃与无惧,谱写生命的赞歌。</i></p> <p><span class="parsing">解析</span><i>试题分析:命题作文可以先拟写提纲,如“知其不可而为之”作文提纲:<br />一、常规性思考<br />1、是什么<br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济世救民的忧患意识<br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争取正义的悲壮使命<br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追求理想的执着态度<br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无畏挫折的勇敢胆识<br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br />2、为什么<br />可以彰显自身的人格修为<br />可能激发大众的公民意识(榜样力量、动员作用)<br />才能推动社会的前行步伐<br />科学研究相当复杂,需要几代人不懈探索<br />社会进步极其艰难,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br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越近终端越须要坚持<br />3、怎么样<br />必须坚信理想崇高<br />必须把握时代趋势<br />必须要有宽广胸怀(以天下为己任)<br />必须具备顽强毅力(孜孜不倦,锲而不舍)<br />二、辩证性思考<br />1、起——“知其不可而为之”是济世救民的忧患意识<br />2、承——“知其不可而为之”才能推动社会的前行步伐<br />3、转——有时应该保存有生力量,不作无谓的牺牲(隐忍,变通)<br />(如果是逆潮流而动,那就是顽固)<br />(如果是目标不正确,那就是颟顸)<br />4、合——“知其不可而为之” 必须坚信理想崇高,必须把握时代趋势<br />三、批判性思考<br />1、摆现象——道家的消极避世,庸人的得过且过<br />2、谈危害——世道混乱,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国将不国<br />3、挖根源——社会没有公平,邪恶处于强势,正义遭受迫害<br />4、提措施——民主启蒙,培养公民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br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i></p> </dd> </d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