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dl> <dt> <p>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br />在一位画家的屋里,我见到墙上挂着一张非常特别的画。那是一张被装裱起来的白纸,在中间偏左的位置,有一块黑渍。我不明白这块黑渍到底算什么生花的妙笔,被画家挂在墙壁正当中最为显要的位置上,我琢磨了很长时间,头脑里仍是一片空白。我向画家请教。画家说:“我的这幅画叫‘快乐’。”“‘快乐’?我不明白。”在我的记忆中,没有哪个画家能画出快乐来。画家说:“中间这块黑渍是痛苦,每个人看到这幅画时,都是只看到这块痛苦的黑渍,却看不到背景里的快乐。我们的生活不就是这样的吗?多少快乐我们都视而不见,却被微小的痛苦遮住双眼。”我说:“那就把画中的‘痛苦’去掉吧!”画家说:“没有痛苦,我们更见不到快乐。”<br />我明白了,我们的眼里,总是盯着痛苦,而快乐常常是被我们忽视了的那一部分。<br />读了上述材料,你一定有所感悟,请据此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p> </dt> <dd> <p><span class="option">答案</span><i> <br />苦中作乐,是一种境界<br />懂得在痛苦的斑点后看到快乐的华美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与智慧。<br />似乎在中国历史上,每一个智者闲人都会遇到坎坷的逆境,每一位君子达人都有磨难和痛苦的经历,而他们之所以被称为贤才智者,就是因为他们懂得苦中作乐,懂得用旷达的情怀去透过痛苦,触摸到快乐的光环。<br />东坡居士苏轼,因为一场“乌台诗案”而锒铛入狱,之后更是一贬再贬,从京城贬到海角天涯,其间的跋涉,内心的忧苦,岂是常人所能体会得到!东坡毕竟是东坡,被贬杭州,他慨然而吟曰“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被贬黄州,他欣然而吟曰“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被贬惠州,他安然而吟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被贬儋州,他更是慷然而吟曰“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葩冠平生”。<br />我们常常仰慕苏轼,很多人都哎苏轼的诗词,也许,很大一部分原因便在于他能这般旷达地在痛苦中享受生活,享受快乐。<br />五柳先生陶渊明,因为厌恶官场的黑暗而毅然拂袖而去,在自己的桃花源中过着清贫的生活,家徒四壁,箪食瓢饮。在常人看来,应当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但陶渊明却在这没有尽头的苦寒之中,安贫乐道,在清贫之中书写了自己的快乐人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衔觞赋诗,以乐其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曾赞陶渊明为古代四君子之一,与陶渊明的这种苦中作乐的智慧是分不开的。<br />由此可见,在痛苦的黑暗中看到快乐的光亮是怎样的一种智慧与境界!<br />美国的一位女作家曾经问一个以卖花为生的老太太这样一个问题:“您丈夫亡故,儿子也死于战争,您眼下的生活也这样困难,您是怎样做到一直保持这样乐呵呵的心态的呢?”结果老太太的回答令她大吃一惊:“耶稣被钉死的哪一天充满了苦难,但再过三天,就是复活节。凡是等三天,一切都会好起来的。”<br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是怎样的一句充满哲理的话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多大的痛苦,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达到那一种境界——苦中作乐。在痛苦时,别忘了还有很多的快乐与希望存在,要相信:有快乐存在,一切都会好起来的!</i></p> <p><span class="parsing">解析</span><i>这是一道思辨型的话题作文题。所谓思辨,就是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而不是执其一端,不及其余。运用思辨写出来的文章,内涵才比较丰富,富有哲理,令人信服。<br />就以本题中的“痛苦”与“快乐”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例,在写作时一定要作出理性思考:“痛苦”与“快乐”是一对孪生兄弟,只有经历了痛苦,才能体会到无尽的快乐。同时,从所给的材料也可以悟出:生活中的痛苦与快乐,往往是人们不自觉地选择的结果。只盯住痛苦,就会无视它的孪生兄弟——快乐。反之亦然。<br />因此,我们写作时首先要对话题进行全面思辨,然后选取一个角度进行立意、构思。思辨的方法有解剖透视、思维辐射、寻求联系等,但无论采用了哪种方法,总离不开“分析法”。分析时,可进行这样的提问:为什么说“痛苦”与“快乐”是一对孪生兄弟?一个人如果只是聚焦在“痛苦”或“快乐”上,那将是什么情景,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苦与乐……经过这样认真思考,一个哲理性的话题就会变得深入浅出了<br />选择恰当的中心论点(或题目)<br />痛苦与快乐是相互依存的 2、磨难是成功的基石<br />3、追寻幸福 4、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br />5、祸兮福之所伏,福兮祸之所依 6、成功来自磨难<br />7、痛并快乐着 8、追寻快乐 9、发现快乐<br />10、快乐就在身边 11、莫让痛苦遮望眼 12、幸福无处不在<br />13、寻在忽略的快乐 14、痛苦也是一种幸福15、直面痛苦<br />16、珍惜现在拥有的 17、有一种幸福叫苦难 18、学会发现<br />19、没有痛苦便没有快乐20、忽略是一种美 21、阳光总在风雨后<br />恰切的中心论点有:8、9、10、11、13<br />偷梁换柱的有:3、5、6、12、18<br />偏离题意的有:1、2、4、14、15、16、17、19、21<br />过大过宽造成脱离材料:20<br />思考下列问题:<br />1、判断材料的关键词是什么?<br />2、材料中的关键句子是什么?<br />3、上边不恰切的中心论点(或题目)其病因主要是什么?<br />4、材料作文如何做到不跑题? 抓关键词,看关键句。<br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i></p> </dd> </d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