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dl> <dt> <p>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br />有人说“浪漫”是一个过去式。上个世纪的80年代,年轻人以读诗,写诗为风尚,白衣飘飘的年代处处洋溢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情怀,而现如今,这份浪漫早已成为了奢侈品。<br />有人说浪漫其实很简单。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在柴米油盐中牵着你的手慢慢老。<br />有人说浪漫其实不简单。花前月下的小资只是一种“伪浪漫”,真正的浪漫需要“虽千万人,我往矣”的勇气。<br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对“浪漫”有怎样的体会或见解?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br />【注意】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p> </dt> <dd> <p><span class="option">答案</span><i>浪漫,就在身边<br />我一直在追求一种无比浪漫的生活,一种唯美的境界。在我眼里,浪漫就是夜空中的礼花,就是月光下的牵手,就是脚尖上的舞蹈。但这些浪漫却又都是那么的梦幻迷离,那么的遥不可及。直到今天,我才恍然明白,其实我根本不必去苦苦追求什么,去向往什么,浪漫,就在身边。<br />家门前的风景画<br />傍晚,我走到阳台上,一幅绝美的风景画映入眼帘。西边的云彩泛着一抹橙红,暖暖的,像是画家用微微掺了水的水粉一气呵成涂上去的。在往上,透出一缕玫红来,粉粉的,犹如少女脸上的红晕。那色彩一点点慢洇开来,渐渐地变成微紫,变成淡蓝,一直流淌至最东边,竟已坠入夜色。一弯明月悬在半空,泻下似水的光芒,那么澄澈皎洁。让人不忍心去打破这片水晶般空灵纯粹的安谧。<br />远处的山峦在迷雾中勾画出黛青色的轮廓,若隐若现,像是蒙上了一层轻纱,缥缈如仙境。<br />几只白鹭时起时落,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淡淡的稻香味,沁人心脾。再望去,只见一泓粼粼的秋水,清冽无比。水畔静静地伫立着一片樟树林,朴实而淡定的样子。而远处的粉墙黛瓦却已被夜色吞没。<br />我面对着这幅清丽别致的风景画,不禁莞尔一笑,连呼吸的变得甜蜜了。从未发现,自己家门前竟富有这样的诗情画意,一种感觉涌上心头——浪漫。<br />窗户里的剪影<br />黑色一下子就把世界包裹住了。我正在书房里看书,猛然想起窗户还未关上,便赶忙起身去关窗。走到窗前,却欣然发现窗户里嵌着一幅剪影。那剪影正是与我朝夕相处的那一方小小的书桌,依旧杂乱无章,却又莫名的洋溢着一种温馨,一种浪漫。<br />我开始细细地端详起它——这幅剪影里的一切都被笼罩在橘黄色的灯光之下,像是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锡箔,显得有些熠熠生辉,但却也只是一种内敛的美,流露出太阳般的温暖。桌上翻开的书是老师借给我的《安妮日记》,书旁是小学毕业时同学送给我的茶杯,那个精致的竹笔筒是爸爸特地从安吉给我买来的,摊在桌上的零食是妈妈帮我准备的。这些在我眼里显得微不足道甚至常常视而不见的东西却都尽显温情了。因为它们都承载着我身边的人对我的爱啊!我终于恍然大悟,一股暖流在我心中涌动。正是这一份份骨肉相连的亲情,真挚的友情,令人刻骨铭心的师生情使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为它平添了一份浪漫啊!<br />原来,有爱,就有浪漫。<br />我终于明白,浪漫其实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无时无刻,触手可及。只要你去细细品味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你就会发现生活其实就像一杯咖啡一样,虽有苦,却很浪漫。</i></p> <p><span class="parsing">解析</span><i>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加话题的作文,审题难度不大。“浪漫”,意为纵情;烂漫;富有诗意,充满幻想;不拘小节。从所给材料看,不同的人对“浪漫”有不同的理解,也各有各的道理,考生可以从所给材料的观点中选择其一立意成文,也可以概括自己对“浪漫”的理解写出自己的感悟。只要是围绕“浪漫”落笔都是符合要求的。如:我有我浪漫;浪漫在身边;平平淡淡即是浪漫;腹有诗书自浪漫;学海之中有浪漫;追求理想的人最浪漫……注意立意积极向上。从文体上看,本题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复习的情况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注意记叙文要以情动人,议论文要观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有力。<br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i></p> </dd> </d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