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应怎样归纳音位
<p>问题:举例说明应怎样归纳音位<p>答案:↓↓↓<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冯艳玲的回答:<div class="content-b">网友采纳 音位是从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归纳出来的.归纳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具体语言或方言中不同音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音位归纳有关的关系主要有两种,一是"对立关系",一是"互补关系".在弄清这些关系后,就可以依据下列原则进行音位归纳: 1、对立原则:音素间的对立关系是指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它们的差别能够区别语素或词的意义.判定对立关系的方法是找到一个语音环境,然后用替换的方法进行测试.例如英语存在""这样一个语音环境,如果分别用、、、等音素填充替换,可以得到pin(别针)、bin(仓)、tin(罐头)din(喧闹声)等不同词的不同语音形式,这说明、、、等音素能够区别意义,处于对立关系中.汉语普通话的等同理也有对立关系.处在对立关系之中的若干音素都具有辨义功能,因而一定分属于不同的音位.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替换测试时,若干音素的互相替换应该在音节的同一层次的同一位置上进行,例如在汉语普通话环境下,、和互相替换是成立的,因为它们都处于同一层次的声母位置上.而虽然有和两个形式,但是和不处于同一层次上,处于韵腹位置,处于声母位置,因此,我们不能认为和有替换关系. 2、互补原则:互补关系是指几个不同的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它们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和互相替换.处在互补关系之中的几个音素不可能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因而不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我们就有可能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使它们成为这个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例如汉语普通话[§]四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是各不相同的: 在正常情况下,出现的地方不会出现其他三个元音,、和[§]的情况也是如此.这四个元音音素的出现环境互相补充,不会有对立现象.因此我们有可能把它们归入同一个/a/,让它们成为/a/的四个条件变体. 3、语音相似原则:处于互补关系之中的若干音素,只有在语音相似的条件下才可以归并为一个音位.如果语音上相差太远,听起来完全是不同的音,那么几个音素即使是互补的,也不能归并为一个音位.例如汉语普通话的和也是互补的,只出现在音节的开头,只出现在音节的末尾,但这两个辅音的音质差别太大,所以它们分属于不同的音位.所谓"语音相似"是指说某种语言的那个语言社团的人们感觉若干个音素相似,例如英语里的和,虽然在汉族人听来这两个音差别很大,但英美人听起来却觉得相似.而汉语普通话[§]四个音素在说普通话的人看来,语音很相似,可以依据互补原则和语音相似原则可以归并为一个音位/a/. 补充:这个比较详细了,你可以再自己归纳一下,或参考《语言学纲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