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7 16:08:03

几种类型缺氧实验结果

<p>问题:几种类型缺氧实验结果
<p>答案:↓↓↓<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江国炎的回答:<div class="content-b">网友采纳  实验十六几种类型的缺氧及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一、几种类型的缺氧  【实验目的】  1.在动物身上复制低张性、血液性缺氧,并了解缺氧的分类.  2.观察缺氧对呼吸的影响和血液颜色的变化.  【实验原理】  氧为生命活动所必须.当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时,组织的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发生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缺氧.本实验将小白鼠放入密闭的缺氧瓶内,小白鼠不断消耗氧气,瓶内氧分压不断下降,复制低张性缺氧.CO与Hb结合形成HbCO,使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的能力,本实验将CO通入缺氧瓶内,复制CO中毒性缺氧.亚硝酸钠可使二价铁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与羟基牢固结合而失去携带氧的能力,本实验将亚硝酸钠注射入小白鼠腹腔,复制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对象:小白鼠  二、药品和器械:缺氧瓶、注射器、天平、剪刀、钠石灰、5%亚硝酸钠、1%美兰、生理盐水.  三、观察指标: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呼吸频率(次/10秒)及深度,皮肤和口唇的颜色.  四、方法与步骤  (一)低张性缺氧  1.取钠石灰少许(约5克)及小白鼠一只放入缺氧瓶内.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呼吸频率(次/10秒),深度,皮肤和口唇的颜色,然后塞紧瓶塞,记录时间,然后每3分钟重复观察上述指标一次(如有其他变化则随时记录)直到动物死亡为止.  2.动物尸体留待2、3实验做完后,再依次打开腹腔,比较血液或肝脏颜色.  (二)CO中毒性缺氧  1.取小白鼠一只放入缺氧瓶中,观察其正常表现.  2.用注射器抽CO2~4ml,缓慢注入瓶中.  3.观察指标与方法同(一).  (三)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  1.取体重相近的两只小白鼠,观察正常表现后,分别向腹腔注入5%亚硝酸钠0.3ml,其中一只注入亚硝酸钠后,立即再向腹腔内注入1%美兰0.3ml,另一只再注入生理盐水0.3ml.  2.观察指标与方法同(一).  【注意事项】:  1.低张性缺氧实验,缺氧瓶一定要密闭.  2.小白鼠腹腔注射,应稍靠左下腹,勿损伤肝脏,但也应避免将药物注入肠腔或膀胱.  3.CO已于实验前置备完毕,装于贮气袋.  二、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实验目的】  了解条件因素在缺氧发生中的重要性和临床应用冬眠和低温治疗的实用意义.  【实验原理】  病因为疾病发生所必须并决定疾病的特异性的因素.疾病发生还取决于机体所处的内部与外部条件,条件可通过增强或削弱病因的致病性,改变机体对疾病病因的耐受性,促进或延缓疾病的发生.本实验通过改变机体的内部与外部条件,观察小白鼠对缺氧耐受性的变化.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对象:小白鼠  二、器械和药品:缺氧瓶、测氧仪、天平、注射器、温度计、烧杯、钠石灰、1%咖啡因、0.25%氯丙嗪、生理盐水.  三、观察指标:存活时间、耗氧量、耗氧率.  四、方法与步骤  (一)环境温度变化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  1.取缺氧瓶三只,各放入钠石灰少许.  2.取500毫升烧杯两只,一只加入碎冰块和冷水,将杯内水温调到0~4℃,另一只加入热水,将温度调到40~42℃.  3.取体重相近的小白鼠三只,称重后分别装入缺氧瓶中,其中的两只分别放于盛有冰水或热水的烧杯内,另一只置于室温中,塞紧瓶塞后开始计时.  4.持续观察各鼠在瓶中的活动情况,待小白鼠死亡后,计算存活时间,并立即从烧杯内取出缺氧瓶,置于室温中平衡15分钟.  5.用测氧仪测定瓶内空气的剩余氧浓度,方法见附录1.或用测耗氧量装置测定总耗氧量(A),方法见附录2.然后再用测瓶内气体容积装置测出瓶内空气的容积(,方法见附录3.  6.如有血气分析仪,可直接测定瓶内空气的氧含量.  7.根据小白鼠体重(W),存活时间,总耗氧量,计算小白鼠耗氧率(R)ml/g/min.  计算方法:  (1)由测氧仪测得瓶内空气的剩余氧浓度(C)和用测瓶内气体容积装置测出瓶内空气的容积(,求总耗氧量(A)  A(ml)=(20.94%-C)×B  (2)小白鼠耗氧率(R)R(ml/g/min)=A÷体重(克)÷存活时间(分)  (二)机体状况不同对缺氧耐受性的影响  1.取体重相近的小白鼠三只,分别作如下处理:  甲鼠,腹腔注射1%咖啡因0.1ml/10g体重.  乙鼠,腹腔注射0.25%氯丙嗪0.1ml/10g体重,待动物安静后,全身浸入冰水5-10分钟.  丙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体重  2.约15-20分钟后,将三只小白鼠分别放入有钠石灰的缺氧瓶内,密闭后开始计时  3.以下步骤同一的5、6、7步骤.  【实验结果】  绘制三线表填入所观察各项指标的数据.  【注意事项】:  1.必须保证缺氧瓶完全密闭.  2.测剩余氧浓度前,作高、低温实验的两只缺氧瓶必须放在室温平衡15分钟左右.  【要求与思考】  学生课前应复习《病理生理学》“缺氧”的内容,依据缺氧的理论和实验内容,联系实际讨论第十章病例一、病例二,各实验组推荐一名学生代表作课堂发言.  【作业题】  1.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对呼吸有何影响?为什么?  2.低张性缺氧、CO中毒性缺氧、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血液颜色有何不同?为什么?  3.美兰为什么使亚硝酸钠中毒小白鼠存活时间延长?  4.当外界环境温度逐渐降低时,小白鼠对缺氧的耐受性有何变化?为什么?  5.神经系统处于兴奋或抑制状态对小白鼠的缺氧耐受性产生何种影响?为什么?  附录1氧电极法测定瓶内空气氧浓度(%)的方法  1.原理  氧电极法测定的原理是利用溶解的氧分子在一定的极化电压下,被还原而产生电流.  O2+2H++2e-H20  当测定系统将电极与被测溶液用仅能通过气体分子的聚乙烯薄膜隔开时,在一定极化电压下,电极中测出的电流量将只反映被测系统中弥散过来的氧分子,并与被测溶液中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几种类型缺氧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