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7 16:06:23

无论是改革还是政策的调整都需与实际相符合,这样才能对国家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材料一2023年,在德国的街头,这位铁血宰相(俾斯麦)偶然遇到了两群东方人:一群是日本人,一群

<p>问题:无论是改革还是政策的调整都需与实际相符合,这样才能对国家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材料一2023年,在德国的街头,这位铁血宰相(俾斯麦)偶然遇到了两群东方人:一群是日本人,一群
<p>答案:↓↓↓<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黄志文的回答:<div class="content-b">网友采纳  (1)由材料“1870年”可知,当时的中国正在进行洋务运动,日本正在进行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国家逐步富强起来,成为日本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但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因此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惨败.  (2)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由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1921年,苏俄在列宁的领导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新经济政策开创了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它们的共同作用是都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3)邓小平、罗斯福、列宁身上都具有改革精神和创新意识,不怕困难的毅力等.  (4)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时,国际形势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尖锐对立和激烈斗争,因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新中国推行了“一边倒”,即倒向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外交方针.70年代,逐步确定了以联合美国反对苏联霸权主义为基本特征的“一条线”外交战略,而转折性事件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5)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围绕“改革”这个主题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归纳,可以从改革与国情的关系,改革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分析归纳.  故答案为:  (1)中国进行洋务运动,日本进行明治维新;洋务运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日本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2)改革开放、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都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3)改革精神和创新意识,不怕困难的毅力等.  (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苏联;中美关系正常化;  (5)都要遵循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改革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无论是改革还是政策的调整都需与实际相符合,这样才能对国家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材料一2023年,在德国的街头,这位铁血宰相(俾斯麦)偶然遇到了两群东方人:一群是日本人,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