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饧不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如题】
<p>问题:【“锡饧不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如题】<p>答案:↓↓↓<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郭燕鸣的回答:<div class="content-b">网友采纳 不辨锡、饧”的启示 本源 《冷庐医话》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zhé,总是)效(有效验),亲往观之……偶一求药者既去.[医家]追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感到奇怪)之,叩(问)其故,曰:“此古方(古代医方)尔(同‘耳’).”殊(竟)不知古方乃“饧”(xíng)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嗟乎!今之庸医妄谓熟谙古方.大抵不辨锡、饧类耳! 这个故事不仅引人发笑,更启人深思.它说明了读文言文时“识字”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医生分不清医书的锡、饧,就会影响医疗效果,甚至很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我们读文言文的时候,对识字、辨字决不能掉以轻心,不然也很可能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在学习和工作中造成失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