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辨锡饧要解释、注释和启发.】
<p>问题:【不辨锡饧要解释、注释和启发.】<p>答案:↓↓↓<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胡静的回答:<div class="content-b">网友采纳 【原文】 明(1)名医戴原礼尝(2)至京,闻一医家术(3)甚高,治病辄(19)效,亲往观之.见其迎(4)求(5)溢(6)户,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7)去(8),追而告之曰:“临(9)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叩(10)其故.曰:“此古方尔(11).”殊不知古方乃(12)饧(13)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嗟乎(14)!今之庸(15)医妄谓(16)熟谙(17)古方,大抵(18)不辨锡饧类耳! 嗟乎(14)!今之庸(15)医妄谓(16)熟谙(17)古方,大抵(18)不辨锡饧类耳! 注释:1明:明朝.2尝:曾.3术:技术.4迎:迎接他出诊的人.5求:上门求诊的人.6溢:满.7既:已.8去:离开.9临:等到.10叩:问.11尔:同“耳”.12乃:是.13饧:táng同糖.14嗟jiē乎:唉,叹词.15庸:平庸,此指无技术.16妄谓:胡说.17熟谙ān:熟悉.18大抵:大都. 【翻译】 戴元礼是明朝的名医.有一次,他因事进京,听说京城里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医生,医术高明,治病往往很快见效,于是,他决定去拜访这医生.到了那里一看,果然门庭若市,应接不暇.这时,刚好一位病人取药从戴元礼旁边经过,忽见那名医追了出来,对病人说:“煎药时可别忘了放入一块锡” 戴元礼想:我行医这么多年,只听说金银玉石铜铁可入药,唯独没听说过锡能入药.这难道就是他的过人之处?于是,他请教问这么做的原因. 那名医认不得戴元礼,不屑地说:“难道你没见仲景小建中汤与的‘饧’字吗?” 戴元礼一听,乐了.如今,平庸的医生胡说的熟悉古方,大都不分辨锡糖的啊! 【启发】 这个故事不仅引人发笑,更启人深思.讽刺一些短文讽刺了不懂装懂,自欺欺人,让人贻笑大方的一类人.它说明了读文言文时“识字”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医生分不清医书的锡、饧,就会影响医疗效果,甚至很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我们读文言文的时候,对识字、辨字决不能掉以轻心,不然也很可能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在学习和工作中造成失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