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句话与《邹忌讽齐王纳谏》内容有何相同之处
<p>问题: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句话与《邹忌讽齐王纳谏》内容有何相同之处<p>答案:↓↓↓<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方益树的回答: 答:唐太宗”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积极听取群臣(魏征等)的意见,虚心纳谏等,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邹忌讽齐王纳谏》: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革除弊端,改良政治,整顿吏治,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告诉读者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考查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思路分析与延伸:《以人为镜》译文:正月十七日那天,魏徵去世了,皇上命令九品以上的官员都去吊唁,赏给羽盖鼓吹,恩准陪葬昭陵。魏徵的妻子裴氏说:“魏徵一生节俭朴素,现在用一品官的仪仗举行葬礼,这不是死者的心愿。”全都推掉不接受,而用布篷车载运棺柩埋葬。皇上登上禁苑的西楼,望着灵车痛哭。皇上亲自撰拟碑文,并刻在石碑上。皇上思念魏徵不止,对左右大臣说:“人们用铜做镜子,可以用来正衣整冠;用古史做镜子,可以从中发现盛衰的道理;用人当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与失。魏徵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容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丽,于是又问他的小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和他坐着谈话。邹忌问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啊。”又过了一天,徐公前来拜访,(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他美丽;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小妾认为我美,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要有求于我。”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所有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敌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