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7 15:44:28

【基尼系数为1,说明社会分配绝对()】

<p>问题:【基尼系数为1,说明社会分配绝对()】
<p>答案:↓↓↓<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程锦松的回答:<div class="content-b">网友采纳  您好楼主,更为权威解释:为了能够定量地精确反映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CorradoGini,1884-1965)在洛伦茨曲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尼系数(Ginicoefficient)的概念,其含义是指实际洛伦茨曲线与绝对公平线所包围的面积A占绝对公平线与绝对不公平线之间的面积A+B的比重.用公式表示:G=A/(A+B)因为实际的洛伦茨曲线总是落在绝对公平线与绝对不公平线之间,因此,基尼系数总是介于0和1之间,并随洛伦茨曲线弯曲程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表示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加剧.当洛伦茨曲线与绝对公平线重合时,基尼系数为0,表示社会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当洛伦茨曲线与绝对不公平线重合时,基尼系数为1,表示社会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二)关于既有基尼系数计算公式的商榷目前,国内经济学教科书绝大多数都没有介绍基尼系数的具体计算公式.在笔者手头所有的十几种经济学教科书中,只有臧日宏编著《经济学》和王健、修长柏主编《西方经济学》介绍了基尼系数的具体计算公式.据臧日宏编著《经济学》第201至202页,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G=1+ΣYiPi-2Σ(ΣPi)′Yi上式中,G代表基尼系数,Yi代表第i组人口总收入占全部人口总收入的比例,Pi代表第i组人口数占全部人口总数的比重,(ΣPi)′表示累计到第i组的人口总数占全部人口总数的比重.臧日宏《经济学》只介绍了这一基尼系数计算公式及其计算步骤,而未介绍推导过程.经笔者个人分析,其推导过程大致如下:(因作图不便,只好用语言描述,稍懂经济学常识的读者,应该不难根据这里的语言描述,自行作图推导)为了计算基尼系数G,首先需要计算A的面积.由于实际洛伦茨曲线是一条弯曲的线,无法直接计算A的面积,只能采用某种方法近似计算.按上述臧日宏书中介绍的方法:首先以累计到第i组的人口比重(ΣPi)′为长度,以第i组人口总收入占全部人口总收入的比重Yi为宽,计算出相应的一个个小矩形的面积,并加总,即Σ(ΣPi)′Yi.然后减去以全部人口数占全部人口数的比重即100%为底,以全部人口总收入占全部人口总收入的比重即100%为高,计算的三角形面积,即减去1/2.再减去以每组人口数占全部人口数的比重Pi为底,以每组人口总收入占全部人口总收入的比重Yi为高,计算的一个个小三角形的面积之和,即1/2ΣPiYi.这样就近似地得到了A的面积.很容易知道A+B的面积,就是以全部人口数占全部人口数的比重即100%为底,以全部人口总收入占全部人口总收入的比重即100%为高,计算的三角形面积,即1/2.将上述推导出来的A和A+B的面积代入基尼系数的定义式,即可得到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G=2Σ(ΣPi)′Yi-1-ΣYiPi=-照此推导结果,除符号与臧日宏书中所述相反外,其它均相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基尼系数为1,说明社会分配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