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7 15:35:52

【翻译,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桓帝永寿二年,蜀郡夷叛,杀略吏民.延熹二年,蜀郡三襄夷寇蚕陵,杀长吏.四年,犍为属国夷寇郡界,益州刺史山昱击破之,斩首千四百级,余皆解散.灵帝时,以蜀郡属国】

<p>问题:【翻译,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桓帝永寿二年,蜀郡夷叛,杀略吏民.延熹二年,蜀郡三襄夷寇蚕陵,杀长吏.四年,犍为属国夷寇郡界,益州刺史山昱击破之,斩首千四百级,余皆解散.灵帝时,以蜀郡属国】
<p>答案:↓↓↓<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黄明明的回答:<div class="content-b">网友采纳  桓帝永寿二年,蜀郡夷叛,杀略吏民.延熹二年,蜀郡三襄夷寇蚕陵,杀长吏.  (汉刘桓帝(刘志)永寿二年(公元156年),四川少数民族叛变,杀戮掳掠官民.延熹二年(公元159年),四川又有少数民族三襄夷进犯蚕陵县,当地县官被杀.)  四年,犍为属国夷寇郡界,益州刺史山昱击破之,斩首千四百级,余皆解散.灵帝时,以蜀郡属国为汉嘉郡.  (延熹四年(公元160年),犍为郡内也有少数民族进犯边境,益州刺史山昱带领军队抵抗,大破敌军,斩杀匪徒一千四百多人,剩下的皆解甲落荒而逃.汉灵帝时,四川省内一小属国被设为汉嘉郡.)  冉駹夷者,武帝所开,元鼎六年(公元前113年),以为汶山郡.至地节三年,夷人以立郡赋重,宣帝乃省并蜀郡为北部都尉.其山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其王侯颇知文书,而法严重.贵妇人,党母族.死则烧其尸.土气多寒,在盛夏冰犹不释,故夷人冬则避寒,入蜀为佣,夏则违暑,反其邑.众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又土地刚卤,不生谷粟麻菽,唯以麦为资,而宜畜牧.有旄牛,无角,一名童牛,肉重千斤,毛可为毦.出名马.有灵羊,可疗毒.又有食药鹿,鹿鏖有胎者.其肠中粪亦疗毒疾.又有五角羊、麝香、轻毛毼鸡、牲牲.  (冉駹夷是汉武帝设立的,元鼎六年把汶山划为了郡级行政区域.到地节三年,当地居民抱怨设郡后赋税太繁重,汉宣帝就把汶山郡并为四川省的北部都尉.汶山有六个夷人地区七个羌人地区九个氐人地区,都有自己的部落.管理汶山的王侯学才识过人,刑法苛刻严厉.重视女性,团结如果有人死了,尸体会被火化.这里天寒地冻,盛夏酷暑,冰仍然不会融化.所以,这些少数民族的人为了冬天避寒,就到汉族人家里做仆佣,夏天则避暑,回到自己的家乡.他们都依山而居,用石头砌房屋,高的有十几丈,这就是邛笼.又因为这里的土壤碱性太大,种不了五谷杂粮,唯一可以种的就是麦子.适合养牲口,这里有牦牛,不长角.还有一个名字叫童牛,可以长到一千多斤.毛可以织布.这里还产出名马.有一种羚羊角,能疗伤解毒.还有一种吃药的鹿,如果怀有小鹿,鹿肠的粪也有疗毒病的作用.这里还产五角羊,麝香、轻毛毼鸡等)  先翻译一半……有空再帮你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翻译,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桓帝永寿二年,蜀郡夷叛,杀略吏民.延熹二年,蜀郡三襄夷寇蚕陵,杀长吏.四年,犍为属国夷寇郡界,益州刺史山昱击破之,斩首千四百级,余皆解散.灵帝时,以蜀郡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