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9分)义虎记(清·王猷定)辛丑春,余客会稽,集宋公荔裳之署斋[1]。有客谈虎,公因言其同乡明经孙某,嘉靖时为山西孝义知县,见义虎甚】
<p>问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9分)义虎记(清·王猷定)辛丑春,余客会稽,集宋公荔裳之署斋。有客谈虎,公因言其同乡明经孙某,嘉靖时为山西孝义知县,见义虎甚】<p>答案:↓↓↓<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戴桂平的回答:<div class="content-b">网友采纳 1.C 2.D 3.C 4.须臾,虎复入,拳双足俛首就樵。樵骑虎,腾壁上。虎置樵,携子行。(二处1分,共3分) 5.(1)(老虎)一会儿目光来回扫视,好像在思考着什么,返回来将一块剩肉喂给樵夫。(2)希望大王您能最终让我活下来,带我到大路口,我至死也不忘报答您的恩情。 1. 分析: 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C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C项,诣,到。所以选C。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分析: 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A项,于是/趁机;B项,代词,他/结构助词,宾语前置句的标志;C项,凭借/用;D项,都是动词,是。所以选D。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分析: 此题要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C项,不是“禽兽不如人”,而是“人不如禽兽”或“禽兽不如的人”。所以选C。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分析: 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复、辨句式。本题可抓住名词做主语或宾语的“虎”“樵”;表时间的“须臾”词要断句。 考点: 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 5. 分析: 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俄”“反”“食”“幸”“衢”“活-使动”。 考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辛丑年春天,我客居在会稽,留在宋荔裳先生的公务房。有个客人谈论到老虎,先生就说起他的同乡孙明经先生,嘉靖年间做山西孝义的知县,见到一只义虎很是奇特,嘱咐我作下这篇《义虎记》。 明朝嘉靖年间,县城西部的高唐、孤岐诸山上有很多老虎。一日西关村一樵夫早晨入山,不慎失足,掉入虎穴。洞内二只小老虎只睁眼看掉进来的樵夫,后便又躺在那里睡大觉。樵夫抬头观看洞穴,好似倒扣过来的铁锅,口小里大,四壁尖石林立,前壁稍平缓一些,高丈余,苔藓落叶看起来很光溜,像是老虎行走的路。樵夫几次努力想从那里爬出洞穴,都没有成功,只得望视洞口哭泣,等待死亡。待到太阳落山时,虎啸一声之后,随着一股狂风,一只斑斓猛虎,口叼一头麋鹿跳进洞来。老虎嗅得陌生人味时,猛朝樵夫扑来,吓得樵夫筋酥骨软,一动也不敢动。 老虎一会儿目光来回扫视,好像在思考着什么,返回来将一块剩肉喂给樵夫,后抱着小虎睡觉去了。樵夫心想,今日兴许老虎吃饱了,明日饿了定会吃我,整夜闭目忧伤。第二天清早,老虎跃出洞穴。中午,又叼来一只麋鹿,喂二只小虎,顺便又扔给樵夫块鹿肉。饿了二天的樵夫,顾不得其它,拿起肉来便吃。渴了就喝自己的尿。就这样满一个月,渐渐与老虎相熟,虎视樵夫为家室一员,外出寻食给幼虎和樵夫共用。 不觉一月过去,小虎渐壮,虎背小虎出洞。樵夫看见老虎有不再归来的意思,万分着急,仰天哭叫“大王救我!”俄而,虎复入,背樵夫跃出洞外。虎欲带小虎离去,樵夫一看,乌云蔽日,阴风怒号,分不清东西南北,忙跪下求告说:“承蒙大王使我活下来,但现在迷失方向,我害怕免不了会遭受别的灾难。希望大王您能最终让我活下来,带我到大路口,我至死也不忘报答您的恩情。”老虎闻言点头,将樵夫带到大路口。至此,樵夫又对老虎说“俺本是西关乡人,此次分别难得再见,回家后养一头肥猪,(等明年三月初三,)到西关村一里外邮亭之下,专等大王食用,请不要忘了我的话。”老虎点头答应,樵夫和老虎不禁流出难离难舍的泪水。 樵夫返家,全家大喜。家人问其原因,樵夫详细叙说了自己的经历。待到第二年三月初三这一天,全家人忙忙碌碌,准备杀猪送往邮亭。不料,老虎提前到达,没见樵夫,就入西关寻找。西关村居民见了,大呼小叫,忙招呼猎手们关闭栅门,集中矛弩铁铳,要生擒老虎献给县衙。樵夫闻听街中响动,急忙跑出救虎,并对众民说:“老虎是我的救命恩人,请大家不要伤害它。”众民不听,仍把老虎捉住送到县衙。樵夫来到县衙中,击鼓呼冤,县令大怒,审问樵夫。樵夫给县令跪磕大头,诉说与老虎的前缘,县令不信,樵夫说:“请求您来验证,如果我骗您的话,愿意接受处罚。”县令就来到关虎的地方,樵夫抱着老虎哭道:“救我的是大王吗?”虎点头。“大王是为了赴约才入西关的吗?”老虎又点头。“我为大王请命,若不能救您,愿和大王死在一起。”樵夫还没说完,老虎泪入雨下。围观的数千人,莫不叹息,县令见此,连忙放出老虎。老虎至邮亭下,高兴地竖尾大吃肉猪。饱餐之后,一边走,一边恋恋不舍地回头望着樵夫离去。后来命名那个亭子叫“义虎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