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7 15:31:52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出自何典故?】

<p>问题:【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出自何典故?】
<p>答案:↓↓↓<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葛为卫的回答:<div class="content-b">网友采纳  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一天,其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  陈蕃欲“扫天下”的胸怀固然不错,但错的是他没有意识到“扫天下”正是从“扫一屋”开始的,“扫天下”包含了“扫一屋”,而不“扫一屋”是断然不能实现“扫天下”的理想的.  ——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况《劝学篇》里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前苏联革命导师列宁也说过“人要成就一件大事,就得从小事做起.”  以上这些至理名言,都充分体现了“扫天下”与“扫一屋”的哲学关系,说明了任何大事都是由小事积累而成的道理.“莫以善小而不为”,“善”再小,也只有积善才能成德.雷锋同志就是从“扫一屋”做起的最好的典范,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做好身边每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出自何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