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7 15:27:56

湍字,词类活用意思是什么

<p>问题:湍字,词类活用意思是什么
<p>答案:↓↓↓<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胡永明的回答:<div class="content-b">网友采纳  一、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形容词、名词活用作有“使”“令”意义的动词,表示“(主语)使(宾语)怎样”.  1.动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例如: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鸿门宴》)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使……来)(《季氏将伐颛臾》)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使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例如: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使……尊贵)(《触龙说赵太后》)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使……稳固)(《谏太宗十思疏》)  3.名词偶尔也有使动用法,表示使宾语成为某种人或事物.例如: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为王)(《鸿门宴》)  二、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名词活用作有“认为”“以为”意义的动词,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表示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状态.例如:  渔人甚异之(认为……奇怪)(《桃花源记》)  2.名词的意动用法,表示把宾语当作某种人或事物.例如: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把……当作老师)(《师说》)  三、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活用作动词后,就具有动词的语法特点,不再表示人或事物,而是表示与这个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例如: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为王)(《鸿门宴》)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登记)(《鸿门宴》)  置人所罾鱼腹中(用网捕)(《陈涉世家》)  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封侯)(《触龙说赵太后》)  四、名词用作状语  在文言中,名词经常作状语,直接修饰、限制动词谓语.  1.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比喻,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例如: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张着翅膀那样)(《鸿门宴》)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像云那样;像回声那样;像影子那样)(《过秦论》)  2.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例如: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用对待兄长的礼节)(《鸿门宴》)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当面)(《邹忌讽齐王纳谏》)  3.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例如: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愚公移山》)  4.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例如: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在国内)(《过秦论》)  5.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例如: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向东;向北)(《过秦论》)  除了上面讲到的以外,词类活用还有其他一些情况.例如:  1.动词用作名词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捕蛇者说》)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到的人)(《游褒禅山记》)  2.形容词用作名词  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固的铠甲;锐利的兵器)(《陈涉世家》)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愚人)(《师说》)  3.形容词用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变小变弱)(《过秦论》)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鸿门宴》)  4.数词用作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阿房宫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湍字,词类活用意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