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7 15:22:14

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面临相似的历史困境。为了摆脱困境,两国都曾向西方取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昔同治初年(2023年为同治元年),德相俾斯麦语人曰:“三十年后

<p>问题: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面临相似的历史困境。为了摆脱困境,两国都曾向西方取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昔同治初年(2023年为同治元年),德相俾斯麦语人曰:“三十年后
<p>答案:↓↓↓<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任俊玲的回答:<div class="content-b">网友采纳  (1)由材料中“昔同治初年(1862年为同治元年)”“中人之游欧洲者,询问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判断中国人发起的是洋务运动.在19世纪60年代,在中国,以李鸿章、曾国藩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由材料“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可知日本人在向西方学习方面学习的主要是西方的政治制度和学业.由材料“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可知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方面主要是单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俾斯麦认为日本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学业,而中国单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是造成未来中弱日强的原因.  (2)由材料中“梁启超《变法通议》(1896年)”判断是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于日本,被迫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的大大加深.  (3)梁启超引用俾斯麦的话的根本意图是希望清政府能变法维新,学习西方的先进的科技和民主政治,以维护清朝统治,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亡.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发动的戊戌变法运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他们企图采取不流血的和平手段自上而下进行改革,通过君主立宪的道路,把中国变成资本主义国家.结果运动遭到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的镇压.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走不通的.  故答案为:  (1)洋务运动,日本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学业,而中国单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2)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于日本.  (3)为变法维新营造舆论支持,没有,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走不通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面临相似的历史困境。为了摆脱困境,两国都曾向西方取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昔同治初年(2023年为同治元年),德相俾斯麦语人曰:“三十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