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的由来是什么?(简洁一点)8:30之前
<p>问题:黄梅戏的由来是什么?(简洁一点)8:30之前<p>答案:↓↓↓<p class="nav-title mt10" style="border-top:1px solid #ccc;padding-top: 10px;">卢肇川的回答:<div class="content-b">网友采纳 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领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以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 解放以后,先后整理改编了《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慈母泪》、《三搜国丈府》等一批大小传统剧目,创作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历史剧《失刑斩》、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蓓蕾初开》.其中《天仙配》、《女驸马》和《牛郎织女》相继搬上银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严凤英、王少舫、吴琼、马兰是黄梅戏的著名演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