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分析题.狮子是群居的动物,狮群通常由雄狮、雌狮和幼狮组成,健壮的雄担任“家长”.奇怪的是,狮群中的雄狮看上去很懒惰,一天中差不多有20小时在休息睡觉,绝大部分的捕食 (0篇回复)
- 野生翅型aa果蝇发生显性突变成卷翅果蝇Aa,基因定位在2号染色体上,如图一所示.取Aa和aa做亲本杂交得F1,发现卷翅:野生型=1:1;取F1卷翅和卷翅杂交,F2卷翅:野生型=2:1.(1)在随机 (0篇回复)
- 【动物群的默契从哪里来?常见的几个例子:田野上成群的蝗虫,小河边一团一团的蚊子,海中庞大的鱼群等,仔细观察,它们并不是混乱一团,而是非常有秩序,尤其是危险临近的时候,成千上万的个】 (0篇回复)
- 【“飞蛾捕火”是种什么行为?蛾蝶类昆虫之间信息交流是靠什么?()A.学习行为、气味B.先天性行为、动作C.学习行为、动作D.先天性行为、气味】 (0篇回复)
- “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这是乾隆皇帝赞美油菜花的诗句,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油菜的问题:(1)油菜花期可长达30天,在我国由南往北 (0篇回复)
- 狗无论走多远,都能顺利的返回家,狗能认路回家的信息来自()A.沿途的风光的标志B.沿途狗留下的气味C.沿途的花香及特殊气味D.主人的气味或呼唤 (0篇回复)
-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信息传递的是()A、蚊子飞动时发出“嗡嗡”声B、蜜蜂的各种舞蹈C、鸟类的各种鸣叫声D、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个体前来】 (0篇回复)
- 下面是“蚂蚁的通讯”探究实验的几个步骤,其中错误的是()A.从甲、乙两蚁穴各捕10只蚂蚁进行实验B.实验时蚂蚁处于饥饿状态C.实验过程中不能直接用手移动木条D.木条的粗细 (0篇回复)
-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A.种群数量的变化是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B.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外界环境因素变化C.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D】 (0篇回复)
- 动物能利用动作、声音和气味等传递信息,以下不属于动物个体间信息交流的是()A.黑长尾猴发现蛇时发出叫声B.遇到敌害,乌贼迅速喷出墨汁C.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圆形舞D.蝶蛾分 (0篇回复)
- 【当年西楚霸王项羽行军至乌江,天色已晚,只见岸边沙滩上有几个蚂蚁围成的大字:“霸王死于此”.项羽心想:此乃天意.遂大喊一声:“天绝我也!”即拔剑自刎.原来这是刘邦的军师】 (0篇回复)
- 【种类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也是鉴定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对吗?】 (0篇回复)
- 下列不属于动物传递信息的行为是()A.雌雄分泌性外激素B.长尾猴遇危险时发出的鸣叫声C.蚊子飞动时发出的嗡嗡声D.小狗撒尿作“记号” (0篇回复)
- 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传递信息行为的是()A.雌蛾分泌性外激素B.工蜂跳圆形舞C.螳螂昼伏夜出D.鸟类鸣叫 (0篇回复)
-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能利用“行为语言”传递信息.以下各种动物行为中,不属于在同种个体间交流信息的是()A.鹤唳猿声B.乌贼释放墨汁C.孔雀开屏D.蜜蜂跳圆形舞】 (0篇回复)
- 【(1)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___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蝗虫和蜈蚣的形态差异很大,但在分类上它们同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___动物.(2)动物群体中的个体之间需要及时】 (0篇回复)
- 以下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错误的叙述是()A.关节囊使关节更加牢固B.鹦鹉学舌是一种学习行为C.性外激素能传递信息D.白蚁不具有社会行为 (0篇回复)
- (2023•长沙)昆虫的雌虫能分泌一种物质,吸引雄虫前来交尾.我省农业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在农田中设点诱杀雄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雌虫分泌的是性外激素B.雌雄虫交尾 (0篇回复)
- 在自然状态下绝大多数小麦是绿色的,也偶尔发现有白化苗譬如白化苗在自然状态下出现的概率是0.01%,则理论上小麦杂合子在群体出现的概率是()A.14B.2023C.150D.950 (0篇回复)
- 【蜘蛛根据蛛网的振动来判断猎物的大小和方位.蛛网振动属于()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D.营养信息】 (0篇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