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0篇回复)
- 孔子quot;有教无类quot;思想现在看来是否正确应该如何评价这个可以看作是语文题 (0篇回复)
- 思想发展与社会进步紧密相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春秋战国是古代中国社会变动最为激烈的时期,此间各种不同的思想和主张不断交锋,创造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 (0篇回复)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进一步冲破了传统“华夷之辨”的保守观点。下列材料可以体现“中体西用”这一进步思想的是()A.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B (0篇回复)
- 请问quot;课以quot;这个词是怎么解释? (0篇回复)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类的历史虽然已有三四百万年,但人类的文明史却仅有五六千年。人类从野蛮步入文明是一个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关键一步,…….文明首先在自然条件优越、适】 (0篇回复)
- 【近代以来,中国人为实现工业化付出了艰苦的努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作为运动代表人物之一的李鸿】 (0篇回复)
-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相关问题。请回答:(1)依据如图所示四幅图文材料,依次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2)图1所示的运动“自强求富”的手段是什么?根本目的是什么?(3)图3人物领导 (0篇回复)
- 【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可及.对这句话怎么评价】 (0篇回复)
- 从洋务到维新材料一:臣等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捻交乘,心腹之害也;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忧也;英国志在通商,暴虐无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肢体之患也 (0篇回复)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 (0篇回复)
- 中国近代志士仁人在探索强国之路上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本题共20分,其中第(1)题共6分,第(2)题共6分,第(3)题共 (0篇回复)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毕为中外官 (0篇回复)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士大夫见外侮日迫,颇有发奋自强之议,然欲自强必先理财,而议者辄指为言利。欲自强必图振作,而议者辄斥为喜事。至稍涉洋 (0篇回复)
-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魏源《海国图志》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 (0篇回复)
- 近代中国社会认识和汲取西学的历程充满艰辛曲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其故何由?盖中国之制器也,儒者明其理,匠人习其事, (0篇回复)
-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犹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近代政治派别应是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革命派 (0篇回复)
-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材料二.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叙述了同治初年德相斯麦的一段话为“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游 (0篇回复)
- 在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不断进行救国道路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0篇回复)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若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李鸿章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 (0篇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