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天气系统图,回答下面两题。小题1:左图的天气系统剖面是沿右图中()A.①线绘制的B.②线绘制的C.③线绘制的D.④线绘制的小题2:右图所示天气系统()A (0篇回复)
-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福建省某无人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下列左图为该海岛等高线地形图。右图是某同学在④处拍摄的太阳照片。读图回答24~25题。24.图中四地最早观测到日出的 (0篇回复)
- 【东北平原历史上被称为“北大荒”的主要原因是()A.沙漠化现象严重B.水资源匮乏C.开发晚、人烟稀少,沼泽遍地D.地形以山地为主,不适宜种植业的发展】 (0篇回复)
- 【山东沿海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热力环流”进行了探究学习。依据探究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由探究活动1推断:白天,陆地增温__________(快、慢),海洋增温__________(快、慢】 (0篇回复)
- 如图甲地降水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①铁矿②水能③石油④森林.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0篇回复)
- 关于亚洲地理位置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两洲两洋之间的“十字路口”B.地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C.隔马六甲海峡与大洋洲相望D.与四个大洋均相邻 (0篇回复)
- 【读图“东北地区简图”,回答12-13题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这里的“沃野”指的是()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成都平原】 (0篇回复)
- 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是()A.纺织业B.重工业C.制药业D.服务业 (0篇回复)
- 近年来许多欧美游客把旅游目标锁定在他们认为即将会消失的地方,热衷于“末日旅游”.读某区域部分地理信息图,回答4~5题.图中M地是著名的“末日旅游”地之一,你认为M地形成“末 (0篇回复)
-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读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A.东半球B. (0篇回复)
-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南极大陆上覆盖着厚厚的冰盖,它的面积达2023万平方千米,最厚的地方为2023米,南极冰盖的总体积多达2023万立方千米。材料二:中国国家南极考】 (0篇回复)
- 【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______密切相关.这里纬度较______,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______的需要.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______影响容易发生______.】 (0篇回复)
- (2023•莱西市)读我国“四大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A、a一低温B、b一土壤肥力C、c一早涝灾害D、d一水源 (0篇回复)
-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其中()A.箭头a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引起滑坡、泥石流B.箭头a表示的人类活动中,可能引起土地荒漠化C.箭头b表示的人类 (0篇回复)
- 【假如地点②位于北半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的排列顺序,正好纬度从高到低B.地点①可能位于80°NC.图示期间地点③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D.地点④在一年之中】 (0篇回复)
- 【近年来许多欧美的游客热衷于“末日旅游”,把即将消失的景观作为目的地,意大利“水城”威尼斯被视为为“末日旅游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洪水泛滥】 (0篇回复)
- 【由于地球不停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的不同地方,也就出现了___,而且东边地点的时间比西边地点的时间要___(填“早”或“晚”).请思考:我国最东边的乌苏里江和最西边的帕米尔高原】 (0篇回复)
- 关于日本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太平洋的东岸B.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C.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纬度D.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低纬度 (0篇回复)
- 读地球公转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四处短线上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方向.(2)地球公转的周期是______,产生的现象是______.(3)当地球公转到______点时(填字母),全球昼夜等长 (0篇回复)
- 【2023年3月28日20:30-21:30,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地球一小时”活动,发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最强音.中国分区主题是“能见蔚蓝”,“能”代表着可再生能源能够带来改变,“蔚蓝】 (0篇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