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鄂尔多斯高原和黄土高原森林的历史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A、B、C三种图例分别表示了鄂尔多斯高原和黄土高原地区森林和沙漠的分布状况,试说明三个图例的具体含义, (0篇回复)
- 【读图,回答有关问题。(本题共8分,每空1分)(1)右图所示的日期为____________,节气为____________日。(2)右图所示的状态处于左图地球公转中______点的位置,左图中A点表示节气为__】 (0篇回复)
- 某活动小组开展了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研究性学习,结合图中信息,回答问题(1)信息提取:读甲图,探究黄土高原位置范围.结论:黄土高原北连长城,南抵A___山脉;东起B___山脉 (0篇回复)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C点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___带,A、B、C三点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的是___点.(2)A点经纬度是___.一天中A、B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___.(3)当太阳直射A点时,地球 (0篇回复)
- 【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要求.(1)请在图中适当位置标出印度洋.(2)写出下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的名称:A___C___(3)主要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大洲是___.(4)赤道穿过的大】 (0篇回复)
- 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填出图中大洲、大洋的名称:1、___2、___3、___4、___5、___6、___7、___8、___9、___10___;1、2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__,3、4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__,4、5两大洲 (0篇回复)
- 【下面是一房地产公司在某市(约36°N)开发的“一梯两户式大层商品房平面示意图”(图e)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图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e)该幢商品房阳台朝向应为______方向(填】 (0篇回复)
- 【读《世界东西半球轮廓图》,完成下列要求.(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大洋名称:B___洲,D___洲,F___洲,H___洋,I___洋,R___洋.(2)A和G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__.】 (0篇回复)
- 杭州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舟山群岛某无人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图1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四地最早观测到日出的地点是 (0篇回复)
- 如图中长虚线表示北回归线,点线表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轨迹.读图回答1~2题.太阳直射点从A点移动到B点()A.所需时间24小时B.悉尼昼短夜长,且夜渐长C.北极圈内极 (0篇回复)
- 【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1)图中表示的是东西半球还是南北半球______;(2)写出大洲或大洋的名称:③______洲;⑦______洲;B______洋;(3)大洲界线的】 (0篇回复)
- 读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地球由A位置公转到B位置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为,纬度变化的范围是 (0篇回复)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2)图中ABCD的节气及日期分别为: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3)图中地轴的状态是___,它的北端总是】 (0篇回复)
- 阅读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E___;(2)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②___;(3)图中b处为___运河.(4)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是___ (0篇回复)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如图是“某时刻地球昼夜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经线为等间距分布,A点的经纬度为180amp;deg;、45amp;deg;N.(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为___;赤道上地方 (0篇回复)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中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2)当地球公转至A点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北半球得到的太阳光热最______,南极圈内有______现象,当地球公转 (0篇回复)
- 【读”我国土地资源构成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2)图中C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和______部山区.(3)】 (0篇回复)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在完全竞争的环境下,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A.规模的大小B.重要的程度C.付出租金的高低D.政府的决策(2)土地租金 (0篇回复)
- 读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曲线Ⅰ为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此线以东主要农业生产类型是______.图中曲线Ⅱ为______(山脉)--______(河流)一线.(2)写出图中字母代 (0篇回复)
- 读下图“农业影响因素图”,回答下列各题。(1)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2)如果对A、B因素利用不当,容易产生的生态问题有____________ (0篇回复)